機器人教育

 

 

    台灣填鴨式的教育體系行之有年,從小學基礎訓練到高中進階課程,都是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令人稱羨的考試機器。回想自己的求學過程,不外乎被既定的課程,例如:國文、數學、英文等科目所佔據,所剩無幾的閒暇時間,也幾乎是在補習班內虛耗度過。仔細去檢視這些科目所帶給我們的成長,才發現除了在考試時較為得心應手之外,對於我們的思辨模式、人生態度以及人格養成上,幾乎沒有幫助。

 

    國文課,應當是讓我們練習用字遣詞,體會詩詞寓意,感受文字溫度的課程,如今的重點卻是作者姓名、生平、事蹟,又或是用了什麼技巧,類疊、譬喻、還是頂真。

 

    英文課,應當是讓我們了解其文化、邏輯、思考脈絡,以幫助我們善用英文這項工具,得以與他人溝通與交談。然而相較於對話,我們的英文課更重視的是單字、文法,卻忘記了語言是要先會聽說進而才是讀寫,也忘記了語言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溝通。

 

    地理、歷史課,應當是讓我們了解自身文化,社會背景、歷史沿革,以古鑑今則效法古人的時刻,然而我們重視的卻是年代有沒有背熟,各國首都的名稱,最高的山脈等等。

 

   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之下,想透過教育提升國民的能力,根本是緣木求魚,更重要的是,這種填鴨式的方式侷限了我們的發展,扼殺了我們的創意,因為在體制賦予我們的期待上,正確答案永遠只會有一個,這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嗎?教育該是什麼樣子?我們來看看芬蘭與法國的如何形塑教育這項重要的行為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 芬蘭,一個上課時數少、沒有補習、沒有排名、沒有考試的北歐小國,過去十年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(OECD)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學生評估(PISA)中,數學、科學、閱讀的能力一直名列前茅。對於這樣的評比結果,芬蘭教授薩爾柏格同樣感到意外,排名意味著競爭,而競爭從來不在芬蘭的教育方針中,比起競爭,他們傾向花更多的時間在每個能力不盡相同的學生上,幫助他們適性發展,落實真正的「因材施教」  芬蘭的創舉不僅於此,其預計於2020年廢除個別科目,不再單獨教授數學、物理等科目,取而代之的是整合的「主題式」課程。改變傳統這一節上歷史,下一堂上地理的碎片教學,反過來是一門以「歐盟」為主題的課程,包含歐洲各國的語言、經濟、史地、文化……等等,或者像是學習「餐飲服務」的職業課程,涵蓋了數學、語言和溝通技巧。

 

    法國,有別於其他國家的高考,哲學考試是其兩百多年來的傳統,亦可為驕傲,不論是理工組、社會經濟組或是文組,哲學都是必考的科目。儘管近年法國社會出現哲學無用論的呼聲,凡爾賽市副市長貝勒米卻認為:「正因哲學『沒用』,反而更有用,這世代充滿著划不划算、有何成就、過度勞動等問題,而哲學可以暫緩這些焦慮,保留一個不求回報的空間是好事,讓年輕人能去思考一些人生的重要問題。」他更進一步說到「我不認為哲學是個『瀕危』的學科,社會大眾仍需要哲學,因為哲學回應了人們心裡尋找個人和集體生活意義的深度渴求,只是現代人沒有時間研究哲學,智慧無法傳遞,人們失去尋找真相的謙卑,這才是真正的危機。」

 

    上述兩個案例,使我們對於教育有了不同的想像。在芬蘭的教育體系下,孩童沒有考試、分班和補習的壓力,透過教育是為了讓孩童更加了解這個世界,進而尋找自己在這個社會、這個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,老師所傳授的也不是一個個零碎的概念,而是一個涵蓋多面向,系統性的教學。同樣的,相較於學習新知,法國的教育亦側重個體意識與公民人格的養成,於法國而言,完整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層面,亦包括法治軟實力的完人教育,系統邏輯化的思維訓練,以及微觀政治的公民素養。

 

   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不但是一個知識的傳承,更是讓我們一窺世界樣貌的重要依據,然而台灣的教育體制,除了教我們考試,以及服從之外,似乎就沒有更多的東西了……

  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享受當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